香精香料行业持续涨价,是危机还是机遇?
发布时间:
2022-08-03 15:24
来源:
2022年上半年香精香料市场环境一直受到不利因素的冲击,投入和成本在持续增加,供应链也市场面临中断等问题导致香精香料继续涨价。国内香精香料市场营收增长放缓,主要原因在于受到海外疫情影响,导致部分原材料价格明显上升,毛利最高下滑有超10%。
而香精香料及大宗原料价格的变动,让中下游企业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根据青松股份2021年年报,其化妆品及相关业务经营主体诺斯贝尔实现营业收入约25亿元,同比下降6.05%;营业利润为-6632.05万元,同比下降119.89%;毛利率10.44%,同比下滑11.92%;实现归属于诺斯贝尔所有者权益的净利润为-5489.56万元。
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受到了大宗原料的价格波动、上游供应链紧张等因素影响,导致报告期内化妆品业务成本上涨,对产品毛利率构成较大压力。近期广州浪奇、名臣健康及蓝月亮等日化公司纷纷发布半年度盈利预告,在公告中,三家上市公司都曾提及原料价格上涨,是影响公司毛利率和净利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球香精香料市场的集中度非常高。根据数据统计机构Statista的信息,2021年,奇华顿、国际香料香精公司IFF、德之馨Symrise、芬美意Firmenich这四家企业占据了全球香精香料市场55%的份额。四巨头之一的奇华顿作为MiuMiu、Prada、Dior等品牌背后的香水供应商,香精香料价格上涨,随之而来的就是香水价格的变动。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NPD集团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市场香水零售均价同比增长15%,在此之前两年的增幅仅为5%。
上游原料价格上涨,成本可以转嫁到中下游,而下游企业又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来保证利润。如此一来,处于中游的加工厂可谓成了块承压最大的“夹心饼干”。
多家中下游公司对香精香料原材料上涨后的担忧。“明显感觉到投入和成本有所增长。”“原材料涨价非常明显,成本大大增加。”“实际上,香精香料价格的上涨,承压最大的还是处在中游的加工厂。”“因为大宗原料价格也在涨,所以我们下游的化妆品洗护行业有些还需要从香精方面节省部分成本。”“对to B的企业影响最大。”“当原料商成本上涨,多出来的部分自然就会转嫁给下游。” “而像联合利华、宝洁之类的大厂,都会优化供应链,以保证自己的利润。”
行业可能会存在重新洗牌的可能,同时倒逼国内香精香料企业自主研发。尽管中国香精香料企业在过去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数据显示2015年到2021年间,我国出口香精香料不断增加,部分合成香料出口量甚至与月均产量持平。但出口产品集中在香兰素、香豆素、芳樟醇等中低端的大宗合成香料。部分高端香料产品,因产品批量小,附加价值高,国内企业尚无法进行生产。与此同时,我国还是香精香料的进口大国。据海关数据,仅2021年12月,我国的香精进口总额就达到10.4亿元人民币。进口额最高的是“香水及花露水”,金额达7.54亿元,进口量约为977万件。
此外,根据该年度天然香料商品进口数据,“松香”的进口量与进口金额最大,有8239.94吨、9249.55万元。进口量较大的品类还有“松节油”,为382.03吨,金额为567.31万元。比起国外的同类型产品,我国产品的优势不太明显。香精是一类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产品,国内的企业需要走出去,才能创造出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据了解,我国目前香精香料相关企业虽有1000余家,但平均资产规模较小,且集中度较低。2018年,我国香精香料行业CR5仅为21.2%(不考虑外资公司在中国市场份额)。随着行业竞争壁垒提升,不具备技术优势、资金优势的小型企业或将退出市场,行业有望走向头部集中。对于国内香精香料企业来说,这是一次重新洗牌与倒逼成长的机会。
与国外香精香料巨头奇华顿和德之馨相比,我国香精香料企业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较低,研发端的投入仍有提升空间。但值得关注的是,在近30年来,中国在国际注册的香精香料专利数量占比排名第一,高达31%。与此同时,国内香精香料企业也正在逐步布局相关高端香精香料产品。
对于中国香精香料企业来说,这或许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有望实现进口品的替代。也或许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因为每一次的洗牌都会有牺牲者。但无论何时,面对暗流涌动的市场,时刻保持警惕与戒备,时间总会给出满意的答案。
持续,香精香料,企业,市场,产品,我国,成本,公司,国内,价格
下一页
下一页